彩88

  彩88    彩88    学子之声    查看详情
学子之声
【励志】 百败,志不变 (2003班秘书学 马红英)
文法学院2020-12-06 11:02:0010687
  何为志?古文志的意思是立志,有志气,到了现在还是表示理想,志气。在任何时代,任何环境,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理想。
  志向是什么?志向是一座灯塔,为迷茫的人照亮前路;志向是一股清泉,滋养着干涸的土地;志向是一抹斜阳,驱散心里的阴霾;志向是山,志向是水,它是我们的精气神。
  孔子曰:“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”。是啊!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,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,连我们的老祖宗都认为一个人的志向是很重要的。不管是普通人,还是王侯将相,都得有自己的志向。一个人如果连志向都没有,他的人生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呢?
  巴斯德也说过“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工作随着志向走,成功随着工作来,这是一定的规律。立志、工作、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。立志是事业的大门,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,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,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。”志向真的对一个人很重要,我们必须要立下志向。
  因为有了志向,个人有了前进的动力。东汉时,有一个叫班超的人物。他从小就很有志气,立志要为国家干一番事业。汉明帝永平五年,他的哥哥班固奉命到洛阳担任校书郎,他与母亲也随同前往。因为生  活艰苦,班超不得不替官府誊抄文件,每天从早忙到晚,所得的报酬只能维持生活。一天,班超一边抄着文件,一边想起自己的抱负,心情非常激动,忍不住猛然把毛笔扔到地上,叹息说:“男子汉大丈夫纵然没有别的大志向,也应该学习张骞,在与别国的交往中建立功勋,以取得封侯。怎么能老是埋头于笔墨纸砚之间呢?”不久,他参加了军队,因作战英勇,身先士卒而得到了升迁。后来,朝廷又派遣班超出使西域。在多次出使西域的过程中,班超只带着少数人,靠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,为增强汉朝与西域各国和古罗马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,做出重要的贡献,被封为定远侯。班超在西域三十余年,直至和帝时,才因年老回国。正因为班超有了建功立业的志向,他才能拥有前进的动力,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,才能使自己在历史上留下痕迹。
  因为有了志向,民族才能独立。周恩来在少年时期离开故乡江苏淮安,来到东关模范学校读书。这天,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,题目是“立命”。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。校长讲“立命”,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。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。问道:诸生为何读书啊?当时,有人回答:“为名利而读书。”,还有人回答:“为做官而读书。”而当时还是的学生周恩来却响亮地回答: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!”魏校长赞叹道:“有志者,当效周生啊!” 当时,周恩来年仅12岁。
  一句响亮的誓言,一个远大的志向,激励着我们敬爱的总理为之奋斗了一生。他为了民族的独立、国家的振兴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,正是因为这种伟大志向的引导。
每个青年都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,人不可没有志向,更应该百败而志不改!
大发11选5-彩88 腾讯三分彩-彩88 彩乐园-彩88 彩天下-彩88 万家彩票-彩88 快彩网-彩88 彩人间-彩88